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

校友林魏雪玉女士子女捐款設立紀念獎學金

         102年7月18日校友林魏雪玉女士子女至彰化女中捐款設立林魏雪玉紀念獎學金,獎勵優秀清寒學子,善心義舉令人感佩。
        林魏雪玉女士於昭和十三年畢業於彰化女中,在學期間成績優異,曾獲成績優異獎狀。
        個人在獲得林魏雪玉女士子女的同意,將其提供之文件刊載於本部落格,以感念林魏雪玉女士。
林魏雪玉女士子女在彰化女中捐款設立林魏雪玉
紀念獎學金,女兒女婿校長室合影。


林魏雪玉女士就讀彰化高等女學校之相片

林魏雪玉女士獲得之獎狀
 
母   親   
萱草花開在五月的季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忘憂歌有人輕唱
春天走過的容顏
是我底一世的溫馨
母親底雙手是三月的春暉
灑落在淡淡的飯香中
灑落在暖暖的冬衣裡
灑落在明亮的窗台邊
不轉的心啊
日日
月月
年年
母親底身影是四月的花香
芬芳在酣甜的搖籃內
芬芳在坦真的童心裡
芬芳在飛躍的青春中
不換的情啊
日日
月月
年年
母親底眼神是五月的和風
吹拂在浪子疲憊的天涯路
吹拂在少年輕狂的書劍裡
吹拂在征人忐忑的心口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不歇的愛啊
日日
月月
年年
  • 謹以此詩獻給最敬愛的母親林魏雪玉女士,以及所有天下為人母者。金針花古稱 「萱草」,又稱忘憂草,是中國自古以來,歌詠母親的代表。 
 
 
 
無休止的愛─〈母親〉一詩的詮釋  
 
詩文:林魏雪玉女士長子   一九九七、三、十六
 
春天走過的容顏是我底一世的溫馨
        在感覺裡,母親永遠是溫柔婉約的。從少婦、中年,一直到今年七十七歲;做為一位母親、一位妻子,做為林家的媳婦,以及鄰居、親族眼中的婦道人家,她永遠保持那樣受人尊崇的形象,她永遠是中國婦女三從四德的典範。
 
母親底雙手是三月的春暉
        早年,以父親微薄的公務員薪水,要扶養七個子女,一家十口人,多麼不容易啊!身為家庭主婦,母親偶會難為無米之炊,在那個年代,光是這群小孩每天的便當,也夠愁煞人的。母親的青春年華,就在克勤克儉中,為三餐,為衣暖,為整個家的窗明几淨,操勞辛苦的付出一切。
        在父親臥病的那些年,日夜無止的服侍是母親的重擔。母親以堅忍無比的毅力默默地承擔著,陪伴父親走過艱辛的歲月,奉獻了她寶貴的、原可享清福的整整十年的光陰;母親,憔悴了。
        母親的愛,是一顆永遠不會轉換的心!
 
母親底身影是四月的花香
        在生命的過程中,能夠有母親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子女對母親的孺慕之情,從襁褓中開始,到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,甚至在青春期、成長後,一直都是不變的。那種景仰,那種依託,使得母親的形影畫成最美麗的、最芬芳的薰陶。那是一種無可替換的感情!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母親底眼神是五月的和風
        做為七個子女的母親,其實她的責任與壓力是相當大的,在胼手胝足中,我們一個個大學畢業了。難得的是,母親從來不會對我們疾言厲色,她永遠像一股和煦的春風。在年少無知的狂妄裡,在軍旅中,甚至在人生起起伏伏的波濤內,母親慈愛的眼神就是最大的溫馨與安慰。
        母親,是一個在你成功時,和你一同喜悅,分享你成就的人;也是一個在你挫折時,也許是低言安慰,也許是無語啜泣,卻永遠不會責怪與賭氣的人。這是永不歇止的關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