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年3月15日 升旗講話
老子《道德經》上有一句話:「為學日益」。意思是追求學問,要求自己天天都學有所得,習有所成。就是告訴我們學無止境,特別是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習慣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學習的四個支柱描述終身學習:
第一、 學會知道: (learning to know)
對同學而言,除了學習正式課程之外,老師的身教、校園環境的境教、校規的制教等潛在課程,更是形塑良好人格的關鍵因素。同學不僅把課內的書讀好,也要讀好的書。
第二、 學會做事: (learning to do)
「做中學」是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哲學,在校內實驗課動手操作,擔任班級幹部、社團幹部、自治會幹部,體會領導的方法,這是教科書學不到的。走出校園,同學到國小從事課業輔導、醫院或社會福利機構的志工服務,更能在實做中幫助他人。
第三、 學會與人相處: (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)
溝通是門藝術,最高境界是說到對方想聽,聽到對方想講。不論是上課、開班會、聽演講,能養成「一次只有一個人發言」的習慣,這是良好國民素養的具體表現。而學校也會安排各種競賽活動,從中培養同學台上能說、台下能聽能問的素養。
第四、 學會發展: (learning to be)
高中生的發展任務之一在於認識自我。蘇格拉底認為「認識自己」是智慧的開端,也是人生必須不斷追尋的永恆課題。能保持好奇求知的心,持續學習且讓你的善的、好的想法付諸實現,用你的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。
各位同學除了知識的追求外,期許大家從各種學習的經驗,特別是國際視野培養,拓展自己的「見識」;從社團活動的參與中,培養決斷事情的「膽識」;從慎思明辨的過程中,明悉事物表象背後本質的「洞識」。
期盼同學:「為學日益」,「珍惜每一堂課」,學會知道、學會做事、學會與人相處、學會發展,從各種學習經驗建構知識、擴展見識、培養膽識、洞識真理,形成完整學習的內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