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年4月11日 升旗致詞
EQ(Emotional Intelligence)情緒商數
1995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Daniel Goleman 丹尼爾‧高曼推出《EQ》一書,全球熱銷500萬本,被翻譯成40國語言。EQ(Emotional Intelligence)能力可概括為五個方面:認識自己情緒、管理自己情緒、自我激勵、認知他人情緒和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。一個人能有所成就,才能與智商只是基本條件,人的自我意識、自我約束、毅力和全情投入等能力,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大多數時間內都要比智商(IQ)更為重要。
專注的力量
2014年Daniel Goleman教授又推出一本書《專注的力量》,:高成就者往往具有高度專注力,他精確指出專注力的三種形式:
- 內在(inner)的專注:聆聽自己的聲音,察覺自身的想法和感受,正確釐清事物的優先順序,產生正確的決策力。大學: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;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- 對他人(other)的專注:能以同理心去了解他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,並予以協助,可以優化人際關係。感同身受、將心比心,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- 對外(outer)的專注:認識與理解大環境或生態體系,對決策、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。對外的專注力可引導我們走向世界較佳的方向。
多工影響效率
資訊時代email、Facebook,“multi-function”(多工)概念,反而削弱專注力。因為腦袋同時執行多項任務時,專注力不停轉換(switch),會讓它從完全集中的運作狀態逐漸削弱。以準備考試為例,將手機關機,完整讀書,中午在午餐再回電話,其實都能妥善處理,也能有較佳的讀書效率。(讀書時關掉手機)
長期專注
長期使用專注力,會產生耗竭現象,需要讓心智休息。慢步、伸展,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。
總結
內在(inner)的專注、對他人(other)的專注、對外(outer)的專注,一心一意。時間、亦念專注在哪裡,成就就在哪裡。你的專注,決定了你的存在。
內在(inner)的專注、對他人(other)的專注、對外(outer)的專注,一心一意。時間、亦念專注在哪裡,成就就在哪裡。你的專注,決定了你的存在。